风湿性关节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四肢腱鞘囊肿的诊治技巧
TUhjnbcbe - 2023/3/22 9:00: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92721.html

腱鞘囊肿是一个常见病,好发于四肢末端肌腱部位,其病因多与各种急、慢性外伤有关。虽然腱鞘囊肿为良性病变,但其可能导致疼痛、无力和功能丧失,很多患者会因美观原因或担忧可能为恶性肿瘤而寻求医疗救治。

01腱鞘囊肿

定义:腱鞘囊肿是指发生于关节囊附近或腱鞘附近的一种内含胶冻状粘液的良性肿块,手上发病几率最高。

病因病理:发病原因不明。目前主要认为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粘液性变性或局部慢性劳损有关。部分与外伤有关。

临床表现:

1、手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局部肿块隆起,生长缓慢,很少有疼痛或不适。个别发生于腕管或掌部小鱼际者,可压迫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出现相应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2、肿块呈半球形,豌豆至拇指头大小,一般不超过2cm,表面光滑饱满,与皮肤无粘连,触之坚硬,有弹性,可有囊性感,基地固定,压之有酸胀或痛感。

诊断:

1、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的囊性肿块。

2、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基底固定。

3、X线摄片示骨关节无改变。

治疗:

1、腱鞘囊肿可以自消,但时间较长。

2、浅表囊肿可用外力压破、击破、挤破或用针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愈,但易复发。

3、局麻下用粗针头穿刺,尽量抽尽胶状液,注入曲安奈德注射液约5-10毫克,加压包扎,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愈,常复发。

4、手术治疗效果最佳。手术必须仔细将全部囊壁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彻底切除。术后很少复发。复发者,仍可再次手术切除之。手术一般相当有效,但是如是不正确切除,腱鞘囊肿可能在术后复发。手术后约10%会复发。手术的潜在并发症包括:感染、关节活动度减少、肌腱损伤、神经血管损伤以及不美观的瘢痕。

术前术后复发

用药原则:

1、本病一般不需药物治疗。要做囊内注射者,则可选用醋酸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龙。

2、需手术治疗者,则术后选用适当的抗生素。部分住院病人还需补充液体等。

预防与调护:

1、不要剧烈活动腕部,避免腕部过度活动的工作,避免冷水刺激,以免加重症状。

2、平时可以戴护腕保护,减轻症状。

02腘窝囊肿

定义:腘窝囊肿又叫“Bakers囊肿”,是腓肠肌内侧头的滑膜囊肿,是腘窝内滑液囊肿的总称。

概述:腘窝囊肿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可由滑囊本身的疾病如慢性损伤等引起,但有一部分患者是并发于慢性膝关节病变。老年人发病则多与膝关节病变和增生性关节炎有关。最常见的腘窝囊肿系膨胀的腓肠肌、半膜肌肌腱滑囊,该滑囊经常与后关节囊相通,临床上多见于中年以上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导致机械性伸膝和屈膝受限,疼痛较轻,紧张膨胀感明显。患者主诉往往以腘窝区逐渐发生肿胀为特点,伴膝后疼痛。偶尔囊肿可以压迫阻碍静脉回流,引起消退性水肿。

临床表现:

1、症状:腘窝囊肿多发生于儿童与老年人,儿童发病为先天导致,两侧对称。老年人多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软弱、关节后部疼痛等。囊肿较大时可妨碍膝关节的伸屈活动,甚至可影响腘窝的静脉回流,出现局部或膝关节以下部位水肿。但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不多,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则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

2、体征:在腘窝部可触及有弹性的波动性肿物,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压痛不明显,而且和皮肤或其他组织不粘连。膝关节最大限度伸直时肿胀最明显,张力增高而变硬,屈曲时缩小或不见,张力降低而变软。

辅助检查X线检查:将空气注入囊内拍摄X线片,可发现滑囊与关节相通,以此则可确定诊断。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腘窝囊肿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小的、无症状的不需治疗,也可穿刺抽液。主要为穿刺抽取囊液后向囊内注入1%利多卡因、得宝松7mg混合液4-8ml,每周一次,多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手术治疗:大的、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的,对上述治疗无效者手术切除。

护理诊断:

1、疼痛与机体组织损伤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觉、出血等。

3、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机体损伤、抵抗力低下有关。

4、焦虑、恐惧与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清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术后活动不便有关。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治疗前询问有无利多卡因不良反应史;严格无菌操作,注射进程缓慢,注意观察患者情况。病人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心悸等不适,一般可自行消除。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引流管放置情况等。

2、疼痛护理: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分散患者注意力,疼痛明显时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3、患肢固定的护理:石膏或夹板固定,抬高患肢,注意末梢血液循环情况,观察颜色、温度和脚趾活动情况。

4、功能锻炼:一般术后分为三期,循序渐进的进行指导。初期,术后1-2周,以患肢舒缩活动为主,做股四头肌静态舒缩或足趾活动。中期,从切口愈合、拆线到去除外固定物,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时间,并借助简单机械或支架辅助锻炼。后期,组织愈合到病人恢复身体正常功能,需要加强对症锻炼使机体功能得到恢复。

5、心理护理: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耐心地解释和劝导,尊重病人,取得病人信任及合作,告知病人各项治疗或护理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做好心理疏通,建立康复信心。

6、饮食指导:合理饮食,避免过咸过辣,忌烧烤、油炸等食物。

03坐骨结节囊肿

位置:坐骨结节滑囊是一种潜在的囊,属肌下囊,位于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由疏松结缔组织分化而成,为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囊腔呈裂隙状,其中含少许滑液。

功能:为增加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的润滑,减少摩擦,促进其运动的灵活性。注:在骨突与皮肤、肌肉与肌腱、肌腱与肌腱之间,凡是摩擦力较大的地方均有滑囊存在。

病因:与长期摩擦与损伤有关。老年性变性或长期体位不当,反复持续地压迫→关节囊受到过分的摩擦,滑囊壁发生炎症反应→囊壁水肿、肥厚或纤维化,滑膜增生,滑液分泌增多→滑囊增大、出现关节囊内积液→关节内液体经关节与滑囊间的孔道溢出形成囊、肿。

临床特点:女多于男,老年人及瘦弱体型常见。患侧坐时如坐在一球状物上感觉,可有胀痛、不适感。触诊可触及肿物,质韧。一般保守治疗,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超声表现:部位固定,位于臀大肌与坐骨结节之间,与坐骨结节相邻。囊肿深面为强回声的坐骨结节,若囊肿较大,部分可显示粗大的臀大肌肌束回声;大小:常见为2-5cm,其中3-4cm最多见;囊肿形态不规则,呈扁平状、裂隙状;边界及囊壁:囊肿边界大多清晰,部分边界欠清晰(主要与坐骨结节相连处)。囊壁一般均匀性增厚,约2-4mm,部分内壁可见结节状隆起;内部回声:均匀无回声。内部可见分隔光带,呈多房,部分囊内可见细弱回声光点群;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CDFI:周缘可见散在星点状血流,频谱提示为低速低阻外周小动脉。

鉴别诊断:主要与脓肿、皮样囊肿、血肿鉴别。

治疗:基本同腘窝囊肿治疗方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肢腱鞘囊肿的诊治技巧